分卷阅读117

人在下面扶住梯子,一人站在梯子上刮雪。往雪上这么一拉,大片大片的雪就剥落了下来。
  其实看着还挺爽的,这种场景,最适合有强迫症的人看。当他上面的大块大块的雪全部弄下来就会有一种成就感。
  然而今天的工作不止这些。几天下来,房顶的雪已经很厚了。他们当初在房顶安装有好几个太阳能光板。有架子撑着,离地面有一小段距离。后来又有陆中泽改进,通过电脑操作,可以让它每天根据太阳的朝向改变对光方向,这样不停的运动,让光板上没怎么沾到雪,但雪太厚的话,达到光板最低离地距离,就会阻碍光板运动了。
  毕竟工作很多,不可能大家蜂拥做完一件事再做其他的,这样会很浪费时间。而且每项工作也用不到这么多人。
  因此在一开始,铲雪清路、清除大棚积雪、还有抖落榕树上的雪,便是一同进行的。每人都有事情做,没谁闲下来。
  后来在刮除遮雨板积雪和扫除房顶积雪时,就分工成两组。
  唐过、姜麒还有白黎负责遮雨板那里。两人在下面固定梯子,白黎刮雪。
  清房顶那一组这是严霆、陆中泽还有唐枫。
  房子本来是没有直通房顶的水泥楼梯的,只有横放在后面围墙的木质楼梯。后来改装房子,想到要在上面安装太阳能光板时,觉得这样不方便,所以才加上的。
  当时他们建仓库时,仓库有和房子平行对齐一部分。而且两房的高度一致,所以他们干脆请师傅在两房中间的那个位置筑了水泥梯。这样水泥梯就是两房共用,去哪边都方便了。
  今天他们去房顶铲雪,因为是有楼梯有扶手的,所以不用人在下面扶着。但梯子的雪也很高,所以他们在去房顶除雪之前,需要把楼梯上面的雪除了。
  主力是严霆和陆中泽,唐枫主要是在下面打下手,帮他们递东西。
  铲完楼梯上的雪,唐枫赶紧把工业盐递过去撒在上面,不然它会容易结冰,到时候就难下来了。
  其实一开始准备物资的时候,他们都没想到工业盐,后来有一次看电视有道路除雪的画面,才想起这东西是有用的,于是就去买来了。今年就正好用上了。
  忙了挺久,大家才完工。把该收的工具收好,就一起进屋取暖了。
  唐过搓着手走进客厅:“冷,太冷了。我感觉这手都不是自己的了。”
  姜麒一进来,就把手贴在炉子上。冷冰冰的手一下子摸到热热的东西,还有点麻麻的。他喟叹到:“总算是活过来了。”
  后面的几人,虽然没想他们那样夸张,但从深情上可以看出他们也冷的厉害。
  唐妈赶紧拿来两个盆,里面倒入温水,“你们赶紧过来泡泡手,这样就不会太冷了。”
  严霆伸手泡进去:“谢谢妈!”
  其他人也跟着泡手。
  唐妈笑说:“谢啥?!我和你爸也想跟着帮点忙,但你们就是不让,我也就只能帮忙倒点水了。”
  唐爸:“外面的活儿都干完了?”
  唐枫点头:“嗯!一次性全部弄完比较好,冷也就冷一次。要不然早就可以回来烤火了。”
  唐妈又从厨房把碗筷拿了过来:“我煮了饺子,这时候吃点热的东西暖暖比较好。”
  陆中泽笑着接过碗:“我正好有点饿了,先垫垫肚子。”
  把大家的碗都舀上饺子,大家开吃起来。
  姜麒吃下一个鲜香美味的水饺,满足道:“这时候没什么比饺子更方便更美味了。”
  唐枫:“幸好我们早就过来了,要是现在的话,想过来也来不了了,日子也不知道要难过到什么程度。”
  去年跟今年比起来,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。
  当时他们就觉得当时的雪灾很严重,没想到今年的要严重好几倍。
  雪太厚了,打开院子的大门,往下面的公路一看,基本没有车辆经过,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。
  出行成了问题,集市也基本没有人去开。虽说大家隐隐知道今年冬天不好过,都不约而同的多存了些粮。主食还好,那菜呢?菜还能屯几个月的分量不成?
  即使真有屯这么多菜的,但那肯定也是少数人。而且大家并不认为雪会一直不停的下,根本不会准备那么多吧?
  现在雪才降了几天,很多人家,家里的吃食都还足够,倒是相安无事。就怕雪下个不停,到时候各种职能部门不能妥善解决问题,那各种麻烦肯定会慢慢出现。
  南方都是如此,更何况北方地区了。这几天的新闻联播,关于雪灾的报道,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时间。
  从镜头看出,那边的雪下得更大,气温也更低。走在外面,不管套了几件棉衣,人还是冷的。
  女记者把自己裹得像球一样,带着又厚又大的帽子。要不是在录新闻,估计她还要戴上口罩只又眼睛暴露在空气中。
  交通基本上算是瘫痪了,城市的交通主干道倒是有除雪车还在工作,但其他地方就没了。雪高高的堆起,这几天没有被动过的地方,居然高达一米六,个子不够一米六的,都可以被活埋了。
  政府向各地方政府下达了关于应对雪灾的一系列措施,但真正能进行下去多少,有待商榷。
  并不是说地方政府无作为,但是雪灾太大,无论是对人的心理还是生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。
  比如报道上说有部分地区,高压输电线被压垮,根本不能好
o
地址发布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
【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】
【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】
【一路陪伴…感谢有你】